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土陶艺术展在京隆重开幕

2024-09-12 来源:网络 阅读:1866

2024年9月9日上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由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新疆艺术学院、石河子大学支持的“新疆土陶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

通过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以展览的形式梳理展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我们通过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览宣传,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 (2).jpg

本次展览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分为“彩陶之路”、“万里同风”和“非遗传承”三个单元。此次展览共展出新疆土陶800余件,其中还展出了新疆地区自史前时代以来各时期出土的陶器资料图片,以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土陶技艺的相关实物,如模制法模具、新疆土陶纹样模戳、陶泥颜料、瓷泥颜料、釉矿料、实验试釉罩等,以此展现陶器承载的历史文化、现代生活和未来传承。

第一单元“彩陶之路”:彩陶由黄河上游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天山地区,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大陆桥缓慢西进,一路撒下彩陶文化的种子,在天山山间盆地河谷区域,再度开花结果。

彩陶之路前后历时几千年,沿途不同的彩陶文化是中原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不断传播的历史缩影。伴随着史前东西向的彩陶之路,黄河流域的粟、黍作物传至河西、新疆。反映了根源于黄河流域以彩陶为代表的农业文化对天山地区史前文化的影响的过程,反映的是新疆与黄河流域持续不断的密切往来。黄河流域彩陶文化西渐天山,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文化积淀,映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

2 (1).jpg

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万里同风”:自汉代设立西城都护府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在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下,屯垦戍边的实施,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并有力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新工艺的陶器不断涌现,新疆陶器有了进一步发展,造型更加丰富多姿。

汉代以来,素纹陶器在新疆也有很大的发展,陶器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也采用刻饰与贴塑并重的手法装饰陶器,线型纹样雕刻更加细腻繁缛,并出现了镂刻精细,雕饰纹样华美的陶器。

从晋代开始,新疆出现了釉陶。北朝时绿彩与白彩出现在陶器纹样中。魏晋、隋唐时期,新疆各地制陶工艺中出现了模制陶器和外来装饰纹样,尤其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影响。在库车、巴楚、喀什、和田等地出土了许多造型新颖、装饰繁缛的陶器艺术品。

唐代,吐鲁番地区受中原影响,吐鲁番大多唐古墓出土的陶器,均为轮制,并在陶器表面施敷黑底上用红、白、蓝等色绘出连花、卷云等图案,反映出高昌地区魏晋以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以动物、人物形态塑形是汉唐以来新疆素纹陶的又一特色。

宋元时期产生的低温釉陶器和瓷器,不仅是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同时也成为建筑装饰材料而用于美化生活。

3 (2).jpg

新疆伊犁地区阿里麻利古城出土的一批元代内地名窑瓷器,见证了中原地区与新疆的密切交往,丰富和影响了新疆陶瓷艺术。

第三单元“非遗传承”:2006年5月20日,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编号Ⅷ-6)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疆土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吐鲁番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辖区是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流传的主要地区。其中,英吉沙县的土陶分为素陶和琉璃陶两类,其产品造型古朴,民族特色浓郁;吐鲁番地区的土陶器可分为素陶、素釉陶和彩釉陶三种,制作工序复杂,风格别具;图木舒克辖区则深受古代龟兹文化的影响,乡土气息十足,题材广泛,艺术观赏价值颇高。

土陶蕴含了新疆地区人民基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等形成的文化观念,充分反映了新疆地区的审美情趣,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特别是中华文化一脉多枝提供了重要的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