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15N”议事协商新模式,助力国光社区治理

2023-11-08 来源:网络 阅读:1540

2022年,由青白江民政牵头,根据国光社区党委的协调与指导,根据国光社区多民族居民构成和聚居的特点,以解决社区环境脏秩序乱问题为契机,以民主协商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方式,整合在地社区多元化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协商支持网络,推进“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建立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1”个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多方联动和动员居民自组织的力量,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挖掘、动员、运用多民族特色资源,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充分运用以“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为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的“5”步工作法,形成居民议事机制,推动居民议事协商的可持续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联动社区周边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根据社区居民协商议事议题的领域和内容,邀请对应的相关方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和社区共治的过程中,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

项目通过“1+1+5+N”模式使居民全程参与到问题的讨论、方案的协商与敲定、把方案落实解决,形成了问题解决的闭环,使多方及居民在参与社区共治过程中能够“看得到改变”,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治积极性,为社区共治提供可持续性的问题解决机制,为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群众支持。

一、主要做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1+1+5+N”的模式切入社区治理及问题解决,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结合“1”个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结合““5”步工作法,探索和建立一套社区问题解决的机制,通过居民参与议事协商会议,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形成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提升议事效率。由社区周边“N”个相关方组成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社区问题典型的解决,提升居民参与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民族融合,共商共议,在民主议事协商过程中,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让社区秩序得到的巩固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参与路径

充分联动国光社区各方成员,搭建了以社区党委为基础的议事协商联动平台,形成由社区两委、社区党员、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商家、少数民族、网格员等N个相关方组成的联席会成员,通过在此议事协商平台上每2月定期召开社区事务协商会议,收集讨论居民的现实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社区问题大家积极讨论、建言献策,一方面让居民通过参与议事协商会议这样一个平台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构建和谐社区氛围。

(二)建立一套机制,提升议事效率

围绕协商议事的目标,建立“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运用“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这样的“5”步工作法,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结合社区微网实格,充分利用微网格员和联席会的作用,挖掘居民积极分子和社区领袖,通过专题培训、座谈沙龙、个别辅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居民和社区的现实需求与问题,鼓励居民在协商议事会议中共商共论,最终决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问题解决方案,再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通过社区公示与评估,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中。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后,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最终形成了一套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避免议事会议冗长,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

(三)打造一方阵地,畅通发声渠道

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在社区党委支持下,获得了活动场地支持,将社区民族活动室、户外长亭及小区架空层作为3个议事协商阵地,分别为协商议事亭、协商议事驿站、协商议事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居民及“N”个相关方约定好共商议事的固定时间与地点,引导居民对协商议事会议形成思维认同和行为惯性,提升居民自觉准时到达议事协商阵地中,促进居民齐参与氛围的形成,让协商议事会议成为日常固定的开展点位,形成议事协商的固定阵地,让居民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此活动阵地中被看见被解决,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会议打通“最后一米”。

(四)培养志愿队伍,激活居民“议”力

项目以入户走访、宣传、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育了由“N”个相关方成员组成的议事协商志愿者109人,并参与到日常的服务中。在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及相关方中,挖掘社区能人骨干,通过赋能培训,最终成为议事协商志愿者,以共商议、共协商为原则,在参与项目服务和社区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主力军,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促进了社区和谐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助推了社区民族融合和文明秩序的建立。

(五)打造一组示范,促进共融文明

以社区居民关注的急难愁盼的垃圾乱扔问题、车辆乱停问题、社区文明秩序问题为切入点,坚持以党建引领为“1”个核心,建立“1”个共商议事机制,联合社区多个相关方,以居民为问题解决的参与主体,在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和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和谐共融为中心,提升居民的素质,聚拢民心,促进各民族融洽相处,让居民形成有问题就在议事协商会议中提出和讨论,“有问题一起解决、有需要互相帮忙”的社区自主互助氛围,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的解决了社区存在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放、社区环境秩序脏乱等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途径的示范,另一方面,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自觉性,让居民素质获得了提高,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加强了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二、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社区乱扔垃圾现象减少

通过结合民主意识协商会议,融合多民族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垃圾桶点位增设,使居民垃圾乱扔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社区环境得到改善,使居民之间从被动到主动参与到社区共治行动中来。

2.车辆乱停放现象减少

通过重新划分停车区域、挂设标识标牌、定期的停车文明倡导等活动的开展,提升居民对停车标识、区域等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停车,文明行车,提升居民遵守社区秩序意识和行为,让社区交通便利有序。

3. 居民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社区文明秩序的建立

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开展居民协商议事会议,优化社区参与共治的结构,促进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推动居民自主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事务中,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让居民通过共同议事,提升了关注社区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促使居民自觉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开展坝坝会和研讨会,通过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和专家老师的指导,让居民的文明意识与有序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促进了社区秩序的有效建立。

(二)经验

1.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在项目执行后期,有居民就提出“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解决”,比如在院落自治过程中,院落事项通过院落议事会、坝坝会、入户征集意见等,真正做到院落事项民做主、院落事项民出力、院落事项民受益。通过居民通过居民居民执行解决居民推举优,的方式,让居民真切体验到作为社区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自主性,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参与度,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社区文明有序的秩序建立,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民族融合。

2.多方联动,资源共享

项目中运用的“1+1+5+N”模式中,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联动了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练习了辖区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结合社区民族力量,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2022年,由青白江民政牵头,根据国光社区党委的协调与指导,根据国光社区多民族居民构成和聚居的特点,以解决社区环境脏秩序乱问题为契机,以民主协商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方式,整合在地社区多元化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协商支持网络,推进“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建立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1”个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多方联动和动员居民自组织的力量,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挖掘、动员、运用多民族特色资源,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充分运用以“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为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的“5”步工作法,形成居民议事机制,推动居民议事协商的可持续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联动社区周边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根据社区居民协商议事议题的领域和内容,邀请对应的相关方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和社区共治的过程中,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

项目通过“1+1+5+N”模式使居民全程参与到问题的讨论、方案的协商与敲定、把方案落实解决,形成了问题解决的闭环,使多方及居民在参与社区共治过程中能够“看得到改变”,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治积极性,为社区共治提供可持续性的问题解决机制,为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群众支持。

一、主要做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1+1+5+N”的模式切入社区治理及问题解决,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结合“1”个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结合““5”步工作法,探索和建立一套社区问题解决的机制,通过居民参与议事协商会议,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形成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提升议事效率。由社区周边“N”个相关方组成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社区问题典型的解决,提升居民参与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民族融合,共商共议,在民主议事协商过程中,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让社区秩序得到的巩固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参与路径

充分联动国光社区各方成员,搭建了以社区党委为基础的议事协商联动平台,形成由社区两委、社区党员、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商家、少数民族、网格员等N个相关方组成的联席会成员,通过在此议事协商平台上每2月定期召开社区事务协商会议,收集讨论居民的现实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社区问题大家积极讨论、建言献策,一方面让居民通过参与议事协商会议这样一个平台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构建和谐社区氛围。

(二)建立一套机制,提升议事效率

围绕协商议事的目标,建立“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运用“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这样的“5”步工作法,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结合社区微网实格,充分利用微网格员和联席会的作用,挖掘居民积极分子和社区领袖,通过专题培训、座谈沙龙、个别辅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居民和社区的现实需求与问题,鼓励居民在协商议事会议中共商共论,最终决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问题解决方案,再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通过社区公示与评估,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中。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后,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最终形成了一套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避免议事会议冗长,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

(三)打造一方阵地,畅通发声渠道

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在社区党委支持下,获得了活动场地支持,将社区民族活动室、户外长亭及小区架空层作为3个议事协商阵地,分别为协商议事亭、协商议事驿站、协商议事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居民及“N”个相关方约定好共商议事的固定时间与地点,引导居民对协商议事会议形成思维认同和行为惯性,提升居民自觉准时到达议事协商阵地中,促进居民齐参与氛围的形成,让协商议事会议成为日常固定的开展点位,形成议事协商的固定阵地,让居民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此活动阵地中被看见被解决,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会议打通“最后一米”。

(四)培养志愿队伍,激活居民“议”力

项目以入户走访、宣传、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育了由“N”个相关方成员组成的议事协商志愿者109人,并参与到日常的服务中。在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及相关方中,挖掘社区能人骨干,通过赋能培训,最终成为议事协商志愿者,以共商议、共协商为原则,在参与项目服务和社区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主力军,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促进了社区和谐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助推了社区民族融合和文明秩序的建立。

(五)打造一组示范,促进共融文明

以社区居民关注的急难愁盼的垃圾乱扔问题、车辆乱停问题、社区文明秩序问题为切入点,坚持以党建引领为“1”个核心,建立“1”个共商议事机制,联合社区多个相关方,以居民为问题解决的参与主体,在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和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和谐共融为中心,提升居民的素质,聚拢民心,促进各民族融洽相处,让居民形成有问题就在议事协商会议中提出和讨论,“有问题一起解决、有需要互相帮忙”的社区自主互助氛围,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的解决了社区存在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放、社区环境秩序脏乱等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途径的示范,另一方面,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自觉性,让居民素质获得了提高,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加强了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二、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社区乱扔垃圾现象减少

通过结合民主意识协商会议,融合多民族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垃圾桶点位增设,使居民垃圾乱扔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社区环境得到改善,使居民之间从被动到主动参与到社区共治行动中来。

2.车辆乱停放现象减少

通过重新划分停车区域、挂设标识标牌、定期的停车文明倡导等活动的开展,提升居民对停车标识、区域等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停车,文明行车,提升居民遵守社区秩序意识和行为,让社区交通便利有序。

3. 居民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社区文明秩序的建立

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开展居民协商议事会议,优化社区参与共治的结构,促进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推动居民自主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事务中,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让居民通过共同议事,提升了关注社区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促使居民自觉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开展坝坝会和研讨会,通过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和专家老师的指导,让居民的文明意识与有序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促进了社区秩序的有效建立。

(二)经验

1.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在项目执行后期,有居民就提出“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解决”,比如在院落自治过程中,院落事项通过院落议事会、坝坝会、入户征集意见等,真正做到院落事项民做主、院落事项民出力、院落事项民受益。通过居民通过居民居民执行解决居民推举优,的方式,让居民真切体验到作为社区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自主性,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参与度,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社区文明有序的秩序建立,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民族融合。

2.多方联动,资源共享

项目中运用的“1+1+5+N”模式中,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联动了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练习了辖区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结合社区民族力量,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2022年,由青白江民政牵头,根据国光社区党委的协调与指导,根据国光社区多民族居民构成和聚居的特点,以解决社区环境脏秩序乱问题为契机,以民主协商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方式,整合在地社区多元化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协商支持网络,推进“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建立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1”个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多方联动和动员居民自组织的力量,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挖掘、动员、运用多民族特色资源,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充分运用以“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为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的“5”步工作法,形成居民议事机制,推动居民议事协商的可持续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联动社区周边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根据社区居民协商议事议题的领域和内容,邀请对应的相关方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和社区共治的过程中,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

项目通过“1+1+5+N”模式使居民全程参与到问题的讨论、方案的协商与敲定、把方案落实解决,形成了问题解决的闭环,使多方及居民在参与社区共治过程中能够“看得到改变”,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治积极性,为社区共治提供可持续性的问题解决机制,为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群众支持。

一、主要做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1+1+5+N”的模式切入社区治理及问题解决,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结合“1”个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结合““5”步工作法,探索和建立一套社区问题解决的机制,通过居民参与议事协商会议,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形成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提升议事效率。由社区周边“N”个相关方组成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社区问题典型的解决,提升居民参与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民族融合,共商共议,在民主议事协商过程中,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让社区秩序得到的巩固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参与路径

充分联动国光社区各方成员,搭建了以社区党委为基础的议事协商联动平台,形成由社区两委、社区党员、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商家、少数民族、网格员等N个相关方组成的联席会成员,通过在此议事协商平台上每2月定期召开社区事务协商会议,收集讨论居民的现实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社区问题大家积极讨论、建言献策,一方面让居民通过参与议事协商会议这样一个平台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构建和谐社区氛围。

(二)建立一套机制,提升议事效率

围绕协商议事的目标,建立“1+1+5+N”的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机制,运用“发现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解决公示--评估成效,总结经验”这样的“5”步工作法,贯穿着整个协商议事机制,结合社区微网实格,充分利用微网格员和联席会的作用,挖掘居民积极分子和社区领袖,通过专题培训、座谈沙龙、个别辅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居民和社区的现实需求与问题,鼓励居民在协商议事会议中共商共论,最终决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问题解决方案,再召集居民共同参与共治行动,通过社区公示与评估,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中。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后,不断补充和完善议事制度和议事流程,最终形成了一套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避免议事会议冗长,形成问题能解决、议事有着落的议事模式。

(三)打造一方阵地,畅通发声渠道

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在社区党委支持下,获得了活动场地支持,将社区民族活动室、户外长亭及小区架空层作为3个议事协商阵地,分别为协商议事亭、协商议事驿站、协商议事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居民及“N”个相关方约定好共商议事的固定时间与地点,引导居民对协商议事会议形成思维认同和行为惯性,提升居民自觉准时到达议事协商阵地中,促进居民齐参与氛围的形成,让协商议事会议成为日常固定的开展点位,形成议事协商的固定阵地,让居民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此活动阵地中被看见被解决,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会议打通“最后一米”。

(四)培养志愿队伍,激活居民“议”力

项目以入户走访、宣传、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育了由“N”个相关方成员组成的议事协商志愿者109人,并参与到日常的服务中。在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及相关方中,挖掘社区能人骨干,通过赋能培训,最终成为议事协商志愿者,以共商议、共协商为原则,在参与项目服务和社区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主力军,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促进了社区和谐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助推了社区民族融合和文明秩序的建立。

(五)打造一组示范,促进共融文明

以社区居民关注的急难愁盼的垃圾乱扔问题、车辆乱停问题、社区文明秩序问题为切入点,坚持以党建引领为“1”个核心,建立“1”个共商议事机制,联合社区多个相关方,以居民为问题解决的参与主体,在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和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和谐共融为中心,提升居民的素质,聚拢民心,促进各民族融洽相处,让居民形成有问题就在议事协商会议中提出和讨论,“有问题一起解决、有需要互相帮忙”的社区自主互助氛围,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的解决了社区存在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放、社区环境秩序脏乱等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途径的示范,另一方面,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自觉性,让居民素质获得了提高,促进了社区多民族融合氛围的形成,加强了社区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形成社区文明和谐共融文化氛围。

二、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社区乱扔垃圾现象减少

通过结合民主意识协商会议,融合多民族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垃圾桶点位增设,使居民垃圾乱扔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社区环境得到改善,使居民之间从被动到主动参与到社区共治行动中来。

2.车辆乱停放现象减少

通过重新划分停车区域、挂设标识标牌、定期的停车文明倡导等活动的开展,提升居民对停车标识、区域等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停车,文明行车,提升居民遵守社区秩序意识和行为,让社区交通便利有序。

3. 居民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社区文明秩序的建立

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开展居民协商议事会议,优化社区参与共治的结构,促进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推动居民自主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事务中,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让居民通过共同议事,提升了关注社区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促使居民自觉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开展坝坝会和研讨会,通过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和专家老师的指导,让居民的文明意识与有序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促进了社区秩序的有效建立。

(二)经验

1.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在项目执行后期,有居民就提出“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解决”,比如在院落自治过程中,院落事项通过院落议事会、坝坝会、入户征集意见等,真正做到院落事项民做主、院落事项民出力、院落事项民受益。通过居民通过居民居民执行解决居民推举优,的方式,让居民真切体验到作为社区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自主性,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参与度,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社区文明有序的秩序建立,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民族融合。

2.多方联动,资源共享

项目中运用的“1+1+5+N”模式中,坚持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和统筹协调为1个核心,链接社区党委的力量,确保社区协商议事的正确方向。联动了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社工、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其他相关方构成的居民协商议事联席会,练习了辖区环保协会、作家协会、社区周边商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N个相关利益主体,结合社区民族力量,提升居民力量和居民资源在参与社区共治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形成社区治理优势互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题的执行力和解决力。


延伸 · 阅读